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亞斯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症候群 | |
---|---|
同义词 | Asperger's syndrome、Asperger disorder (AD)、Asperger's |
症状 | 社交互動和非語言交流障礙、侷限的興趣和重複的行為 |
常見始發於 | 約兩歲以前 |
病程 | 長期 |
类型 | 自閉症光譜, disease of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
肇因 | 未知 |
治療 | 社交技巧訓練、認知行為療法、物理治療、言語治療、父母職能訓練 |
盛行率 | 3720萬(2015年)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精神病学 |
ICD-11 | 6A02.0 |
ICD-10 | F84.5 |
OMIM | 608638、608631、608781、609954 |
DiseasesDB | 31268 |
MedlinePlus | 001549 |
eMedicine | 912296 |
Patient UK | 亞斯伯格症候群 |
Orphanet | 1162 |
「asperger syndrome」的各地常用別名 | |
---|---|
中国大陸 | 阿斯伯格综合征 |
臺灣 | 亞斯伯格症候群 |
港澳 | 亞氏保加症 |
亞斯伯格症候群(英語: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中的一种综合症,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其重要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交際障礙,同時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他自閉症谱系,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患者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但並不作為診斷依據。其症狀一般在兩歲前出現,並伴隨患者終生。
造成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確切原因尚未釐清。雖然可能有部分遺傳因素,但目前為止,背後並無基因學基礎得出的結論支撐,環境因素亦受認扮演一定的角色。腦部顯影技術現在並不能釐清常見的潛在問題。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數據手冊第五版》(DSM-5)已將亞斯柏格症侯群併入於自闭症谱系中,其中包含自閉症與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2019年,亞斯伯格症候群仍然被保留於《國際疾病分類手冊第十一版》(ICD-11),2021年,亞斯伯格綜合症被《國際疾病分類手冊第十一版》(ICD-11)合并至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亞型中。
亞斯伯格症不限於單一治療方式,然而,支撐其特定干預措施的療效證據亦有限。治療目標在於改進較弱的溝通技巧、強迫症、重複的例行工作和肢體動作不協調。干預措施包含:社交技巧的訓練、認知行為治療、職能治療、言語治療、父母職能訓練和心理或焦慮等相關問題的藥物治療。隨著年紀增長,部分兒童患者的情況會改善,但社交與溝通障礙通常仍持續存在。部分研究學者與在自閉症譜系裏的人士主張另一種觀點,認為泛自閉症只是個體呈現的差異,而不是必須治療或治癒的疾病。
目录
症源緣起
亞斯伯格症候群是根據奧地利兒科醫師漢斯·亞斯伯格命名。1944年,他在研究中,首度記錄具有缺乏非語言溝通技巧、在同儕間表露低度同理心、舉止笨拙等情形的兒童,但因為論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語發表的緣故,因此並未受到注目。1981年,英國醫師蘿娜·溫介紹了有关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發現,到了1990年代起逐漸為世所知。五十年後,它被標準化為診斷依據,但學界對疾病症狀的界定,仍尚不明確。爭議包括,亞斯伯格症候群是否等同於高功能自閉症(HFA) ;造成此爭議的部分原因是它的盛行率迄今未受確立。學界現計畫廢除亞斯伯格综合征舊有的診斷標準,改採用泛自閉症障礙的嚴重程度量表。
罹患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實際原因依然不明。許多研究支持遺傳論點,但對於子代的認知發展並非絕對,也沒有發現明確導致病發的基因;神經成像技術尚未找到共同明確的病因。阿斯伯格综合征沒有單一診治辦法,許多特殊的治療方式都沒有足夠的數據證實完全可行。現今的診治辦法主要以改善症狀和改善機能為基礎,多採行為治療,針對特定障礙,進行溝通技巧、強迫性或重複性行為以及肢體不靈活的處治。多數個案會隨療程而有所進步,然而,溝通、社會適應與獨立生活等方面的障礙仍可能持續存在,甚至延续至成年。有些學者及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主張,改變社會大眾對這些症狀的觀點,定義它是一種認知差異,而非病名,不是一種亟需治療的缺陷或障礙。
常見誤解
關於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定義,亞斯伯格症候群與高功能自閉症的相同與否,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部份人把亞斯伯格症候群與高功能自閉症(沒有智能障礙,或可說幾乎沒有自閉症)視為相同(也有人認為亞斯伯格症候群,是不論智能障礙的與否,專指沒有語言障礙的自閉症),但亦有不認同的意見。一般來說,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智力正常,亦較少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另外,也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學習障礙(LD)等併發的時候。像這種因為有合併障礙和亞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這樣的言詞抱有偏見等的理由,而將之歸結稱呼為「廣泛性發展障礙(PDD)」與發展障礙的醫師也在增加。再者依自閉症谱系看來,介於健全者與低功能自閉症的中間。
特徵
亞斯伯格綜合症被認為是多種症狀,而不是單一症狀的模式,其特徵為社會互動有質的損害,行為、活動及興趣的模式相當局限重複而刻板,並且臨床上無明顯的認知發展或語言遲緩。對特定事物的強烈興趣、缺乏韻律和語調和行動笨拙,是該症狀之典型特徵,但不是診斷目的的必要因素。阿斯伯格綜合症與自閉症的區別,在於與公眾的口頭交流沒有重大問題,並且與高功能自閉症等術語的區別是模棱兩可的。但是,在阿斯伯格綜合症的情況下,自閉症症狀的程度通常較弱,因此可以與具有相同愛好或性情的人相處融洽,並且因缺乏社交性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這一事實,避免眼神接觸也被指出為差異,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可能具有以下徵狀:
社交困難
一般人會從他人的舉止和氣氛中,蒐集許多的情報,領會對方的感情和認知狀態。然而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可能缺乏判斷臉部表情的能力,讀取心理狀態較為困難。像這樣,舉止動作和狀況、氣氛到情緒無法領會的人,即使能看到他人微笑的表情,而發覺人類情緒的變化,那所要表達的是何種意思卻無法理解,必須透過學習來辨別。最壞的時候,表情和肢體語言等,基於其他人們間溝通的些微差異也無法理解。許多時候,他們對於讀取背後的涵義不擅長或者不可能。也就是,人從口裡吐出的言詞如果不解釋,無法了解是要表達什麼。相關案例:
患儿沒有交作業,老師很生氣,便諷刺地說道:
老師:「狗把你的作業吃掉了嗎?」
患儿:「老師家裡的狗會吃掉紙?」
老師發怒,患儿因懼怕而低頭不語。
上述案例中,孩童是因為不能理解老師的提問而保持沉默,並會認為老師有養狗、而且狗會吃紙。但老師想要表達的其實是「你忘記交作業了。」,而孩童本身無法了解這類的隱喻,或不具體的言語指稱。老師也許會認為,這個孩子充滿傲慢的惡意,進行反抗,感到挫折而走開也說不定。而那位孩子在當場會感觉發生什麼奇怪的事受到挫折,不發一語站著不動,类似的情况造成患者生活中的諸多不便。
固執或狹窄興趣
對於興趣方面,患者一般會對一種或多種異常強烈的興趣模式。患者會對某些東西或事情特別感興趣,而熱切地搜集那方面的資料,而興趣模式是刻板而局限的。在這些興趣圈子中,經常可以看到阿斯伯格综合征與其他類型的身心障礙者出沒,甚至表現出特殊天賦。對於固執方面,亞氏保加症患者有重複而刻板的行為及活動模式、不能靈活性地遵從各樣規則,以致在社交上出現困難。
語言能力
雖然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在獲得語言技能時,沒有明顯的遲緩,而且他們的語言通常也沒有明顯的異常,但語言習得和使用往往是非典型的,包括冗長談論別人沒有興趣的單一話題、字面解釋與對細微差別的誤解、重複學究式的語言、音調怪異等等。儘管與典型的自閉症相比,語調可能沒有那麼僵硬或單調,但是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通常具有一些特點:說話可能異常快速、急促或大聲。演講時可能傳達出不連貫感、談話風格通常包含讓聽者厭倦的話題獨白。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可能在幼年時就掌握了複雜的詞彙,但他們很難理解形象化的語言,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在非文字語言方面,似乎有特殊的弱點,包括幽默、反諷、戲謔和嘲諷。
性別比例
和自閉症谱系分類的其他狀態一樣,亞斯伯格症候群也與性別有相連關係,整體約有75%為男性。但是不能不考慮到不顯現症狀潛在化(非治癒)的時候、這個數值也留有部份程度的疑問。
造成女性案例較少的原因,有研究歸納於女性本身安靜,且文化不容許女性有較多的情緒表現空間,而女性族群的表現特徵包含:上課安靜不語、下課只做自己的事情、沉迷於特殊的興趣(收集拼圖、畫畫),比較偏向靜態的特徵,在判斷上造成教學老師比較少去懷疑、檢查女孩是否是亞斯伯格症的患者的可能性,可以說女性潛在的族群(未被檢驗出來的族群),較男性未被檢驗出來的族群多些,但總體上還是較男性少,此外女性腦部相對男性的連接更為緊密,對人及語言的反應較大,年少時普遍有群體對話能力與充分的人際互動,也可能延緩了症狀的加深。
其他特徵
亞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或多或少,有可能存在其他特徵,如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動作笨拙不協調、組織能力較正常人弱或與人溝通時,使用較直接的字詞或語句,不能運用婉轉的字句,與不可逆轉的症狀不同,這些能透過訓練來更正,因此未被視為絕對表徵。
治療方法
目前,阿斯伯格综合征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法,比如缓解核心症状的药物,只能靠行为治疗。但是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可以缓解情绪障碍,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和择思达可以减轻其过动行为。
其他觀點
有研究人員爭論於,是否應將阿斯伯格综合征視作別種認知方式,而非疾病或殘障。西蒙·拜伦-科恩在一份發表於2002年的論文中,指出:「在社交圈,拘於細節並不會帶來好處,但在一些項目例如數學、編寫程序、製作目錄、音樂、語言學、工程學,拘於細節有可能引領一個人踏上成功路途,而不是敗途。」然而,同一位學者列出兩大理由,指出為何亞斯伯格症候群仍然有可能屬於殘障:需要社會援助、不太會易地而處。但他同時強調,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所攜帶的各種能力,屢次在人類演化和文明發展帶來卓越貢獻。
参见
參考文獻
引用
来源
- 期刊文章
- Clarke J, van Amerom G (2007). "'Surplus suffe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understandings of Asperger's syndrome and those people who claim the 'disorder'". Disabil Soc 22 (7): 761–76. doi:10.1080/09687590701659618.
- Baron-Cohen S (2002). "Is Asperger syndrome necessarily viewed as a disability?". Focus Autism Other Dev Disabl 17 (3): 186–91. doi:10.1177/10883576020170030801. A preliminary, freely readable draft, with slightly different wording in the quoted text, is in: Baron-Cohen S (2002). "Is Asperger's syndrome necessarily a disability?"(PDF). Cambridge: Autism Research Centre. Retrieved 2008-12-02.
- 书籍
- Baron-Cohen S (2008). "The evolution of brain mechanisms for social behavior". In Crawford C, Krebs D(eds.). Foundations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Lawrence Erlbaum. pp. 415–32. ISBN 978-0-8058-5957-7.
外部連結
- (ASPER).htm衛教資訊另類星兒 - 亞斯伯格症候群(繁體中文)
- http://www.autism.jp/as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語)
- Medical Encyclopedia(英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ayo clinic.com(英文)
- 免費亞斯伯格症的測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臉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自閉亞斯的評估、治療、預後、幫助與介入(上下集) 簡意玲醫師、陳豐偉醫師、王意中心理師、花媽卓惠珠、曲智鑛特教老師集體對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TED Talks:天寶葛蘭汀:世界需要多種思維的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重新認識亞斯伯格症及自閉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Aspie Quiz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卓惠珠
病友團體
- 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部落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6台灣部落格文化藝術類首獎(繁體中文)
- 蔡松益的部落格(繁體中文)
- 星星兒基金會(繁體中文)
- 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繁體中文)
- 西文世界規模甚大的亞斯伯格及自閉症論壇---Wrong Pla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病人家屬自助組織─南澳洲自閉症協會(英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