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ы используем файлы cookie.
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戊型肝炎

Подписчиков: 0, рейтинг: 0
E型肝炎
Hepatitis E virus.jpg
戊型肝炎病毒
症状 噁心、嘔吐
診斷方法 血液檢驗
治療 休息、瑞比達(慢性E肝)
盛行率 2800萬人(2013年)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 傳染病學、​婦產科學
ICD-11 1E50.4
ICD-10 B17.2
DiseasesDB 5794
eMedicine 178140

E型肝炎(簡稱E肝)是一種E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肝臟發炎疾病。目前已知的人類肝炎病毒有五種:A型B型C型D型和E型,E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單股、無封套、呈二十面體的RNA病毒,主要藉由糞口傳染。此種病毒感染最早的紀錄為1955年印度新德里爆發的流行。目前已有一種預防性疫苗(HEV 239)在中國核准使用。

雖然E型肝炎一般僅會造成急性和自限性症狀(意即感染為暫時的,患者隨後會自行痊癒),死亡率在已開發國家並不高;但免疫缺陷的患者有較高的風險發展為慢性肝炎,並造成明顯較高的死亡率。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因服用降低免疫力的抗排斥藥物,因此為慢性E肝主要的風險族群。 除此之外,對於遭受嚴重感染的健康個體而言,疾病會大幅影響個人的工作能力、對家人的照護能力和其他日常活動。E型肝炎偶爾會發展為急性、嚴重的猛爆性肝炎,造成約2%的患者死亡。

臨床上,E型肝炎和A型肝炎很相似。但對於妊娠婦女而言,E肝常造成猛爆性肝衰竭,造成更高的死亡率,尤其是第三個三月期的孕婦死亡率高達20%。

E型肝炎在2013年造成約2800萬個新感染的病例。

病原体

戊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单链、没有外壳的核糖核酸病毒。过去它在杯状病毒科,现在在戊型肝炎病毒科,它是这个科唯一感染人的病毒。由于猪、猴、鹿、鼠和羊也会被它感染,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动物病。它於1980年首次在印度发现。

分佈

在北非和东方戊型肝炎是第二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尤其在苏丹共和国伊拉克戊型肝炎特别流行。

世界很少有戊型肝炎爆发,大多只是零星的急性肝炎病例。

世界上首次爆发是在1955年12月-1956年1月的印度新德里。由于自来水系统污染,共有97000人染病。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新疆南部爆发疫症,共有119280人染病,707人死亡,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疫症。

传播

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的粪便-口传染。此外通过饮水也可以传播戊型肝炎。至今为止未能观察到通过体液接触的人至人的传播。因此改善卫生和煮沸食水能避免戊型肝炎传播。

过程

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为30至40天。临床症状与甲型肝炎一样,但是比甲型肝炎严重,0.5%至4%的病人甚至死亡,發病年齡偏好年輕成人,76%的病人發生在15~45歲,尤其对孕妇非常危险,懷孕第三期感染的婦女其死亡率达20%,但原因並不清楚。

预防或治療

據報導,戊肝疫苗HEV 239(商品名益可寧)已得到中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已於2012年10月上市,為世界上首支戊肝疫苗。

參考文獻


Новое сообщени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