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馬凡氏症候群
馬凡氏症候群 Marfan syndrome | |
---|---|
顯微照片演示黏液變性的主動脈瓣,一個馬凡氏症候群的的共同表現。 | |
症状 | dolichostenomelia[*], 扁平足, 僧帽瓣脫垂[*], 脊椎側彎, 漏斗胸, 鸡胸, 主動脈瘤, 主动脉夹层, Ectopia lentis[*] |
类型 | Marfanoid習性[*], 結締組織病, 眼部疾病[*], disease of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醫學遺傳學 |
ICD-11 | LD28.01 |
ICD-10 | Q87.4 |
ICD-9-CM | 759.82 |
OMIM | 154700 |
DiseasesDB | 7845 |
MedlinePlus | 000418 |
eMedicine | ped/1372 orthoped/414 |
Patient UK | [https://patient.info/doctor/marfans-syndrome-pro marfans-syndrome-pro 馬凡氏症候群] |
MeSH | D008382 |
GeneReviews | |
Orphanet | 558 |
馬凡氏症候群(英語:Marfan syndrome,簡稱為 MFS),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的結締組織疾病,會有多處病灶,嚴重程度會因人而異。患者通常身材高瘦,手腳、手指和腳趾修長,有蜘蛛樣指。他們往往也會有關節活動範圍過大和脊椎側彎。最嚴重的併發症會進犯心臟和主動脈,罹患二尖瓣脫垂和主動脈瘤的風險較高,其他常見的進犯部位還有肺部、眼部、骨骼和硬腦膜。
此症為顯性疾患,肇因於第15對染色體上的纖維蛋白 FBN1發生變異,其為製造小纖維蛋白的基因,導致結締組織不正常。有七成五的患者是透過父母遺傳罹病,兩成五則是源自於偶發性突變。診斷需基於根特診斷標準。
馬凡氏症候群無法治癒,但只要接受適當的治療,許多患者的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無異。該症候群通常使用β受體阻滯劑控制病情,像是普萘洛爾或阿替洛爾等藥物;如果患者無法耐受,則會改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或血管張力素I型轉化酶抑制劑。建議患者避免劇烈運動,如果必要,患者可能需接受手術修復主動脈或置換瓣膜。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大約在5,000到10,000人中就有一位,患病機率在世界不同地區中並無差異。此症的命名由來是一位法國小兒科醫師安東尼·馬凡,他在1896年留下了此症的第一份記敘。
流行病学状况
马凡氏症候群发病无性别倾向,其突变率亦无地域倾向。据估计在美国大约有60,000(占人口数0.02%)到200,000人患有此病。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有一半的机率将其传给下一代。大多数马凡氏症候群患者有家族史,但同时又有15~30%的患者是由于自身突变导致的——这种自发突变率大约是2万分之一。马凡氏症候群也是一个显性负突变(dominant negative mutation)和单倍不足(haploinsufficiency)的疾病例子。其发病与可变表现度(variable expressivity)有关,但不完全外显率(incomplete penetrance)还没有被正式确定。
社會及文化
研究顯示,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肯那顿很可能是馬凡氏症候群的患者。
另一位引起公眾對馬凡氏症候群關注的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女排銀牌得主美國隊的成員弗洛拉·海曼(Flora "Flo" Hyman),她在比賽時由於主動脈夾層剝離而突然死亡。
遺傳學家現時不再認為美國前總統阿伯拉罕·林肯患有此病,他的異常身高很大可能是由於多發性內分泌腫瘤2B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B)引致。
近年又有身高207公分的烏克蘭婦女琉德米拉(Lyudmila Titchenkova),因為高異常高度而引起大眾對這病的關注。
NBA2014年選秀會,來自貝勒大學的奧斯汀(Isaiah Austin)在選秀會幾天前,被診斷出罹患馬凡氏症候群,而被醫生禁止參與籃球相關活動,NBA主席席爾佛(Adam Silver),為了讓奧斯汀圓夢,特別在選秀會上宣布道:「2014年選秀會的下一個選秀順位,NBA聯盟將挑選…奧斯汀!」奧斯汀經過積極治療,他已經得到醫生的許可,並尋求再次挑戰NBA的機會。
參見
- β受體阻滯劑(Beta blocker)
- 血管紧张肽I转化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 Marfan syndrome, NIH's Office of Rare Diseases, [2014-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9)
- Dietz HC. Marfan Syndrome. Pagon RA, Bird TD, Dolan CR; et al (编). GeneReviews™ [Internet] (1993–). 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December 2011 [2014-05-25]. PMID 20301510. NBK13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引文格式1维护: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 Greally MT. Shprintzen-Goldberg. Pagon RA, Bird TD, Dolan CR; et al (编). GeneReviews™ [Internet] (1993–). 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November 2010 [2014-05-25]. PMID 20301454. NBK12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30). 引文格式1维护: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 Dean JC. Marfan syndrom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Eur. J. Hum. Genet. July 2007, 15 (7): 724–33 [2014-05-25]. PMID 17487218. doi:10.1038/sj.ejhg.52018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7).
外部連結
- 香港馬凡氏綜合症協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