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ы используем файлы cookie.
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赤脚医生

Подписчиков: 0, рейтинг: 0
一个赤脚医生在对一个人进行针灸治疗

赤脚医生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其中一些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赤脚医生为缓解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贡献,但其低劣的医疗水平也令不少患者病况恶化甚至死亡。

历史

1966年湖南省巡逻医疗队在湘西农村

赤脚医生最早出现在大跃进时期。

1965年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传达到卫生部后,卫生部党委决定大力安排城市医务工作人员下乡和培训农村医务工作人员。

“赤脚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公众报刊是1968年夏上海《文汇报》文章《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这是《文汇报》记者对上海川沙縣江鎮公社王桂珍黃鈺祥事跡的调查报告,“赤腳醫生”是当地农民发明的用语。9月14日《人民日报》转载,毛澤東看后批示道:「『赤腳醫生』就是好。」到1975年底,全国赤脚医生人数达150多万。

1985年初,衛生部做出決定,停止使用赤腳醫生這一稱呼,原赤腳醫生考核合格的將被認定為鄉村醫生,可以繼續行醫。1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不再使用「赤腳醫生」名稱,鞏固發展鄉村醫生隊伍》,赤脚医生的历史由此结束。根据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以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根据当时的报道,中国有102万乡村医生,其中近70%的人员为初、高中毕业,近10%的人员为小学毕业。

评价

赤腳醫生是中國衛生史上的一個特殊產物,即鄉村中沒有納入國家編制的非正式醫生。他們掌握有一些衛生知識,可以治療常見病,能為產婦接生,主要任務是降低嬰兒死亡率和根除傳染疾病。赤腳醫生通常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醫學世家,二是高、初中畢業生中略懂醫術病理者,其中有一些是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挑選出來後,到縣一級的衛生學校接受短期培訓,結業後即成為赤腳醫生,但沒固定薪金,許多人要赤著腳,荷鋤扶犁耕地種田,赤腳醫生名稱由此而來。

相关作品

  • 1974年6月26日,中国郵電部發行《赤腳醫生》郵票一套4枚。
  • 电影《春苗》。
  • 电影《红雨》。

參見

外部链接


Новое сообщени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