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ы используем файлы cookie.
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镫骨

Подписчиков: 0, рейтинг: 0

鐙骨
Gray918 zh.png
鐙骨的前面觀(A)和下面觀(B),標示由上而下依序為頭部、頸部、前腳、後腳、足板(底部)。
基本信息
发育自 第二咽弓
屬於 中耳
系統 聽覺系統
關節 砧骨鐙骨關節
标识字符
拉丁文 Stapes
MeSH D013199
TA98 A15.3.02.033
TA2 895
FMA FMA:52751
格雷氏 p.1045
骨骼解剖学术语

鐙骨(stapes /ˈstpz/、stirrup)是中耳的一塊聽小骨,存在於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這塊骨頭形如馬鐙,貼在卵圓窗上,負責將聲波震動由此處傳送至內耳。鐙骨是人體最小且最輕的骨頭,其英文名稱「stapes」即為拉丁文的馬鐙。

結構

外形

照片顯示鐙骨的大小,以10分歐元硬幣為比例尺。

鐙骨是中耳三塊聽小骨中的最後一塊,以環形韌帶和卵圓窗相連。它狀似馬鐙,足板(即底部)座落於卵圓窗,頭部和砧骨形成關節,頭部和足板間以前腳和後腳連結。鐙骨和砧骨間則為砧骨鐙骨關節。鐙骨是人體最小的骨頭,大小約3 x 2.5公釐,頭部到足板的軸較長。

發育

鐙骨發育自第二咽弓,在胚胎發育第6-8週逐漸成形。胚胎時期人體具有鐙骨血管,為耳後動脈的分支,但之後會退化,因而形成鐙骨中央的孔洞。

變異

相較於其他骨頭,不同種族的人們鐙骨尺寸差異較小。 約0.01-0.02%的人鐙骨血管沒有退化,而持續留存於中央孔洞,他們有可能因此聽到脈搏,但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有些人則完全沒有鐙骨,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其他動物

鐙骨是哺乳動物三塊聽小骨的最後一塊。在非哺乳類四足動物,和鐙骨同源的骨頭是它們唯一的聽小骨,稱為耳柱骨;然而也有人用鐙骨來描述爬蟲類的聽小骨。兩生類的的耳器具有五塊軟骨,鐙骨和其足板分別對應到中撥部(pars media plectra)和內撥部(pars interna plectra);鐙骨和其同源構造最初由魚類的舌頜軟骨演化而來,屬於鰓弓的一部份,用於支持氣門下頜(依種類不同)。

功能

鐙骨位處砧骨內耳之間,負責將來自砧骨的震動傳到卵圓窗;卵圓窗是通往內耳的通道,有一層膜分隔內耳和中耳。由於鐙骨足板和卵圓窗的面積比鼓膜小很多,因此能增加中耳對內耳的壓力,克服卵圓窗傳遞聲波時面臨的阻抗

鐙骨肌附著在鐙骨頸上,負責維持鐙骨的穩定,由顏面神經支配。鐙骨肌收縮將使鐙骨較不易震動,從而防止過強的聲音對內耳造成傷害。

臨床疾病

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是一種先天性或自發性的疾病,患者內耳發生異常的骨質重塑,造成鐙骨黏著在卵圓窗上,喪失傳遞聲音的能力,導致患者傳導性耳聾。臨床上約有1%的人患有耳硬化症,但在多數案例中不會產生可察覺的症狀。青少年和婦女有較高的耳硬化症發生率。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兩種,鐙骨切除術將鐙骨移除後換上人造鐙骨鐙骨足板造孔術則在鐙骨足板(即底部)打一個小洞,然後將義肢插入洞中。若患者的鐙骨血管沒有退化,手術會變得更複雜;鐙骨足板纖維化或阻塞性耳硬化等因素也會使手術難度增高。目前普遍將先天性中耳缺陷分為四型,和鐙骨黏著相關的第一型和第二型就佔了超過一半。

砧骨鐙骨關節不連續

砧骨鐙骨關節不連續(Incudostapedial discontinuity)是指砧骨和鐙骨沒有接觸,導致震動無法傳遞,但此症狀通常是因為砧骨長突毀損或骨質吸收造成。手術可使用自體移植的骨頭或義肢來傳遞震動,繞過錘骨砧骨關節,使錘骨的震動能直接帶動鐙骨;在較輕微的患者中也可以打入骨水泥,讓聽小骨間重新接觸。

歷史

喬望尼·菲利波·英格拉西亞是第一個描述鐙骨的解剖學家。(圖中標示為M,位於右下方)

一般認為鐙骨是拿坡里大學喬望尼·英格拉西亞教授於1546年所發現,相關描述見於英格拉西亞的《解剖紀事》,這本書在他逝世後才於1603年出版;但西班牙解剖學家佩德羅·希梅諾(Pedro Jimeno)於1549年發表的《醫學對談》中也描述了鐙骨,因此最先發現鐙骨的人是誰仍存有一些爭議。鐙骨因狀似馬鐙而以此為名,其英語名稱「stapes」即為拉丁語的馬鐙,由於早期使用拉丁語的地區還沒有馬鐙,該字可能是中世紀才出現的晚期拉丁語詞彙,來自古典拉丁語的「站(stapia)」。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本條目使用了部分解剖術語


Новое сообщени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