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ы используем файлы cookie.
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紫杉烷

Подписчиков: 0, рейтинг: 0
紫杉烷
系统名
(1S,3R,4R,8S,11S,12R)-4,8,12,15,15-pentamethyltricyclo[9.3.1.03,8]pentadecane
识别
CAS号 1605-68-1
PubChem 9548828
ChemSpider 7827751
SMILES
InChI
InChIKey DKPFODGZWDEEBT-QFIAKTPHSA-N
性质
化学式 C20H36
摩尔质量 276.5 g·mol−1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巴卡亭III(左) 紫杉醇(右)

紫杉烷,又名红豆杉烷塔三烷,是二萜类化合物的一个子类。紫杉烷类化合物最早是从紫杉中分离而来,故名紫杉烷。

紫杉烷类化合物一般是紫杉二烯衍生物。这类化合物一般通过抑制有丝分裂起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属紫杉烷类的紫杉醇欧洲紫杉醇是常见的化疗药物。

因紫杉烷类化合物普遍具有水溶性低的性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药物制剂难度较大。

历史

第一种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紫杉烷类化合物是紫杉醇。1960年至1981年之间,为寻找潜在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与美国农业部合作,对提取自15,000种植物的115,000种提取物进行了测试。1962年,研究人员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分离出紫杉醇。1971年,紫杉醇的结构获得报导;1978年,发现紫杉醇具有抗肿瘤活性。

除紫杉外,欧洲榛的壳与叶中也含有紫杉烷类化合物。

紫杉烷类药物尚未实现全合成,但目前已实现以红豆杉枝条、树叶中分离的巴卡亭III为原料半合成紫杉醇或欧洲紫杉醇

药理学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会发生细胞内微管网络的重构,纺锤丝就是由微管构成的。紫杉烷类化合物作用机制一般是通过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增强微管纤维的稳定性达到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进而杀灭有丝分裂活跃的癌细胞。因微管对神经元突触发挥正常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是紫杉烷类药物常见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根据统计,11%-64%使用欧洲紫杉醇治疗的病人、57%-83%使用紫杉醇的病人会出现由相关药物引发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紫杉烷类药物能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乳腺癌,以及卵巢癌

参见


Новое сообщени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