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並
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本列表记录人類歷史上主要的由传染病所导致的流行病疫情,非传染病导致的流行病疫情不包含在本列表中,另可参见“传染病历史”。关于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流行病,亦可参见“中国瘟疫史”,但由于中医、西医的用语不同,故中国历史上的部分流行病与当今医学对疾病的定义没有准确对应。流行病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众多人口所得疾病。疾病爆发所导致的流行病疫情,可以是小范围地方性流行病,或全球性的瘟疫(大流行)。此外,由于时间跨度过长,第一次鼠疫大流行(6世纪-8世纪)和第二次鼠疫大流行(14世纪-19世纪初)不作单列,展示其中重大疫情,譬如查士丁尼瘟疫(第一次大流行开端)、黑死病(第二次大流行开端)。
重大流行病疫情
死亡人数纪录
下表记录致死人数为100万或者以上的流行病疫情(粗体表示疫情至今还在持续)。死亡人数如无确切数字,则排名依据估算范围的中间值,如中间值相同,则估算范围较小者排名靠前。如无可靠来源佐证死亡人数,则不收录于下表中。
主要高发流行病
世界范围内有多种高发病率的流行病,但由于缺乏确切的数据,如时间范围和死亡人数,故暂不收录于上表中。
-
结核病(TB)在18世纪、19世纪于欧洲成为流行病,呈现季节性特征,并且当前还在全球流行。结核病与艾滋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紧密相关,称为“结核病/艾滋病共流行(TB/HIV syndemic)”。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有1000万人患上结核病,150万人因此死亡,在COVID-19疫情之前结核病是世界上每年致死人数最多的流行病。但由于缺乏能准确描述历史上结核病流行/大流行(具体时间和死亡数字)的资料,故暂时不记录在上表中。
-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截止2019年世界上有约2.96亿人口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且每年有约150万新增病例。2019年,全球有约82万人死于乙肝,多因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在亚洲和非洲多处,乙肝已经成为一种地方病。此外,约有270万人口同时感染了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占乙肝感染者总人数的1%。
-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上约有5800万人口患有慢性丙型肝炎,且每年有约150万新增病例。2019年,全球有约29万人死于丙肝,多因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历史上有多次丙肝流行疫情。
流行病疫情历史年表
公元前
1世纪-5世纪
6世纪-10世纪
11世纪-15世纪
16世纪
時間 |
主流行區 |
疫情名称 |
流行病 |
病原 |
感染人數 |
死亡人數 |
备注
|
1510年
|
欧亚
|
1510年流感大流行
|
流感
|
流感病毒
|
|
|
|
1519年-1520年
|
墨西哥
|
墨西哥天花
|
天花
|
天花病毒
|
|
5,000,000–
8,000,000
|
|
1545年-1578年 |
墨西哥 |
科科利兹利流行病 |
未知 |
未知 |
|
7,000,000–
17,500,000
|
|
1557年
|
全球
|
1557年流感大流行
|
流感
|
流感病毒
|
|
|
|
1563年 - 1564年
|
英国
|
1563年伦敦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20,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582年 - 1583年
|
西班牙
|
特内里费岛鼠疫流行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5,000–9,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592年 - 1593年
|
英国
|
1592–1593年伦敦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19,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596年 - 1602年
|
西班牙
|
西班牙鼠疫流行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600,000–700,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7世纪
時間 |
主流行區 |
疫情名称 |
流行病 |
病原 |
感染人數 |
死亡人數 |
备注
|
1629年 - 1631年
|
意大利
|
1629–1631年意大利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1,000,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633年 - 1644年
|
中国
|
明末大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200,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发生于崇祯年间,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
1647年 - 1652年
|
西班牙
|
塞维利亚大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500,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656年 - 1658年
|
意大利
|
那不勒斯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1,250,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665年 - 1666年 |
英國 |
倫敦大瘟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100,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675年 - 1676年
|
意大利
|
1675–1676年马耳他岛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11,3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679年
|
奥地利
|
维也纳大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76,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681年
|
捷克
|
布拉格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83,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8世纪
19世纪
時間 |
主流行區 |
疫情名称 |
流行病 |
病原 |
感染人數 |
死亡人數
|
备注
|
1800年 - 1803年
|
西班牙
|
西班牙黄热病流行
|
黄热病
|
黄热病毒
|
|
>60,000
|
|
1812年 - 1819年
|
奥斯曼帝国
|
奥斯曼帝国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300,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813年 - 1814年
|
意大利
|
1813–1814年马耳他岛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4,5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813年 - 1814年
|
瓦拉几亚
|
卡拉贾鼠疫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60,000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
|
1812年
|
俄国
|
俄国斑疹伤寒流行
|
斑疹伤寒
|
立克次体
|
|
300,000
|
|
1817年 - 1819年
|
爱尔兰
|
爱尔兰斑疹伤寒流行
|
斑疹伤寒
|
立克次体
|
|
65,000
|
|
1817年-1824年 |
亞洲 |
第一次霍乱大流行 |
霍亂 |
霍亂弧菌 |
|
>100,000
|
|
1826年-1837年 |
歐洲、北美、
亚洲
|
第二次霍乱大流行 |
霍亂 |
霍亂弧菌 |
|
>100,000
|
|
1829年 - 1833年
|
太平洋西北地区、美国
|
太平洋西北地区疟疾流行
|
疟疾
|
疟原虫
|
|
150,000
|
|
1846年-1860年 |
欧亚 |
第三次霍乱大流行
|
霍亂 |
霍亂弧菌 |
|
>1,000,000
|
- 约翰·斯诺采用科学方法,确定了霍乱的传播途径并成功控制疫情,被后世誉为“流行病学之父”。
- 菲利波·帕西尼首次分离出霍乱弧菌。
|
1847年-1848年
|
北美洲
|
北美斑疹伤寒
|
斑疹伤寒
|
立克次体
|
|
>20,000
|
|
1855年-1960年
|
亞洲
|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
鼠疫
|
鼠疫桿菌
|
|
12,000,000–15,000,000
|
- 起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云南,与清军镇压云南回变联系紧密。
- 1894年,亚历山大·耶尔辛在香港成功分离出鼠疫杆菌。
- 1897年,沃尔德玛·哈夫金在印度发明了首剂鼠疫疫苗。
|
1861年 - 1865年
|
美国
|
美国伤寒流行
|
伤寒
|
傷寒沙門氏菌
|
|
80,000
|
|
1863年-1875年
|
歐洲、非洲、亚洲
|
第四次霍乱大流行
|
霍亂
|
霍亂弧菌
|
|
600,000
|
中国清朝“太平天国瘟疫”,湘军亦有感染。
|
1870年 - 1875年
|
欧洲
|
欧洲天花流行
|
天花
|
天花病毒
|
|
500,000
|
|
1881年 - 1896年
|
北美
|
第五次霍乱大流行
|
霍亂
|
霍亂弧菌
|
|
>200,000
|
1892年,沃尔德玛·哈夫金在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发明了首剂人类霍乱疫苗。
|
1889年-1890年
|
俄國
|
俄国流感
|
流感
|
流感病毒
|
|
1,000,000
|
|
1896年 - 1906年
|
非洲
|
刚果盆地锥虫病流行
|
锥虫病
|
锥虫
|
|
500,000
|
|
1899年-1923年
|
歐洲、北美、
亚洲
|
第六次霍乱大流行
|
霍亂
|
霍亂弧菌
|
|
>800,000
|
此次大流行期间,清朝、中华民国时期的1902年、1909年、1919年(以及此后的1926年和1932年)发生过大规模霍乱流行。
|
20世纪
粗体表示该流行病疫情目前还在持续。如无可靠来源佐证死亡人数,“死亡人数”一栏将不作显示。
時間 |
主流行區 |
疫情名称 |
流行病 |
病原 |
感染人數 |
死亡人數 |
备注
|
1900年 - 1920年
|
非洲
|
乌干达锥虫病流行
|
锥虫病
|
锥虫
|
|
200,000–300,000
|
|
1902年
|
中国
|
京津霍乱
|
霍亂
|
霍亂弧菌
|
|
10,000 |
|
1906年
|
斯里兰卡
|
锡兰疟疾流行
|
疟疾
|
疟原虫
|
|
80,000
|
|
1915年-1926年
|
全球
|
流行性脑炎大流行
|
流行性脑炎
|
未知
|
|
500,000
|
|
1918年-1919年 |
全球 |
西班牙流感 |
流感 |
甲型H1N1流感病毒 |
500,000,000 |
20,000,000–100,000,000 |
病死率为2%-3%(也有研究估计高于10%) |
1918年 - 1922年
|
苏俄
|
俄国斑疹伤寒
|
流行性斑疹伤寒
|
立克次体
|
|
2,000,000–3,000,000
|
|
1932年
|
中国
|
中国霍乱流行
|
霍亂
|
霍亂弧菌
|
|
>130,000 |
|
1957年-1958年 |
全球 |
亚洲流感 |
流感 |
甲型H2N2流感病毒 |
>500,000,000
|
1,000,000—4,000,000 |
病死率为0.3%-0.67%(也有研究估计低于0.2%) |
1961年 - 至今
|
全球 |
第七次霍乱大流行 |
霍亂 |
霍亂弧菌 |
|
>50,000
|
|
1966年 - 1967年
|
中国
|
中国流脑大流行
|
流脑
|
脑膜炎双球菌
|
3,040,000
|
164,000
|
|
1968年-1969年 |
全球 |
香港流感 |
流感 |
甲型H3N2流感病毒 |
>500,000,000 |
1,000,000—4,000,000 |
亚洲流感H2N2抗原移型而来,病死率为低于0.5%(也有估计低于0.2%) |
1974年
|
印度
|
印度天花
|
天花
|
天花病毒
|
|
15,000
|
|
1977年 - 1979年
|
全球
|
1977年俄国流感
|
流感
|
甲型H1N1流感病毒
|
|
700,000
|
最早病例在中国北方,主要感染25、26岁及以下的人群,普遍认为病毒来源于苏联或中国的实验室泄露事故或疫苗接种事故。
|
1981年 - 至今 |
全球 |
艾滋病疫情 |
艾滋病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
32,700,000(截止2019年)
|
|
1988年
|
上海
|
上海市甲型肝炎大流行
|
甲肝
|
甲肝病毒
|
|
31-47
|
|
21世纪
粗体表示该流行病疫情目前还在持续。如无可靠来源佐证死亡人数,“死亡人数”一栏将不作显示。
時間 |
主流行區 |
疫情名称 |
流行病 |
病原 |
感染人數 |
死亡人數 |
病死率(CFR)
|
2002年-2003年 |
亞洲 |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疫情 |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 |
8,096 |
774 |
9.56%
|
2008年-2009年 |
津巴布韋 |
津巴布韋霍亂 |
霍亂 |
霍亂弧菌 |
98,424 |
4,276 |
4.34%
|
2009年-2010年 |
全球 |
H1N1流感大流行 |
流感 |
甲型H1N1流感病毒 |
700,000,000—1,400,000,000 |
151,700—575,400 |
0.02%—
0.04%
|
2010年-2012年 |
海地 |
海地霍乱 |
霍亂 |
霍亂弧菌 |
854,000 |
10,300 |
1.21%
|
2012年-2015年 |
中東/南韓
|
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 |
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
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状病毒 |
2,519 |
866 |
34.4%
|
2013年-2016年 |
西非 |
西非伊波拉 |
伊波拉 |
伊波拉病毒 |
28,646 |
11,323 |
39.5%
|
2016年 - 2021年 |
也門 |
也門霍亂 |
霍亂 |
霍亂弧菌 |
>2,500,000 |
4,000 |
0.52%
|
2017年 - 2018年
|
美国
|
2017-2018年美国流感季
|
流感
|
甲型H3N2流感病毒
|
45,000,000
|
61,000 |
0.13%
|
2018年-2020年
|
剛果
|
剛果伊波拉
|
伊波拉
|
伊波拉病毒
|
3,470
|
2,280
|
59.6%
|
2019年 - 2023年 |
全球 |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 |
2019冠状病毒病 (COVID-19)
|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
6.76亿(2023年3月10日)
|
688.1万(2023年3月10日)
|
1.87%(初步修正值;截至2022年6月5日)
|
2022年 - 2023年
|
全球
|
2022年猴痘爆发
|
猴痘
|
猴痘病毒
|
>87,000 |
140 |
|
参见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
|
通科 |
|
|
預防醫學 |
|
|
人口健康 |
|
|
生物& 流行病統計 |
|
|
傳染病流行病 的疾病防治 |
|
|
食品卫生 及安全管理 |
|
|
健康行為科學 |
|
|
組織, 教育, 和歷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