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ы используем файлы cookie.
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依那西普

Подписчиков: 0, рейтинг: 0
依那西普
Enbrel.jpg
臨床資料
商品名 恩博(Enbrel)
AHFS/Drugs.com Monograph
核准狀況
懷孕分級
给药途径 皮下注射
ATC碼
法律規範狀態
法律規範
藥物動力學數據
生物利用度 58–76% (SC)
药物代谢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推測)
生物半衰期 70–132 hours
识别信息
CAS号 185243-69-0
PubChem SID
DrugBank
ChemSpider
  • none
UNII
KEGG
ChEMBL
CompTox Dashboard (EPA)
ECHA InfoCard 100.224.383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化学信息
化学式 C2224H3475N621O698S36
摩尔质量 51234.9 g/mol

依那西普Etanercept,商品名:恩博)是一種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生物製劑,作用機轉為干擾腫瘤壞死因子(TNF,一種可溶性的發炎性細胞激素)的作用,為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美國食品衛生管理局已許可此藥物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斑塊狀乾癬和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許多器官系統中發炎反應的調節中心,而自體免疫疾病是由過度的免疫反應造成,由於恩博能抑制TNF-α,因此具有治療此類疾病的潛力。

恩博是一種由重組DNA製造的融合蛋白,將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結合到IgG1抗體的恆定端。首先,科學家分別分離人類可溶性腫瘤壞死因子受體2(CD120,為TNF-α的受體)的DNA序列,以及人類免疫球蛋白IgG1Fc區段的DNA序列,然後再把兩者的DNA序列結合,最後就能藉由結合的DNA表現出帶有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的IgG1 Fc。1990年代早期布鲁斯·博伊特勒(之後任教於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和他的同事首先合成了這種合成蛋白的原型,並發現他在生物體內仍有很好的活性,並能穩定的阻斷TNF的作用。

這些研發者也為此合成蛋白申請了專利,並將所有權利售予生技公司Immunex,該公司其後於2002年被安进(Amgen)併購。

恩博是一種大型分子,分子量150kDa。它在結合到TNFα後能減少TNFα的作用,減少自體免疫性疾病中過度的發炎反應,例如强直性脊柱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乾癬乾癬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其他可能因TNF-α反應過度而引發的疾病。

醫療用途 

美國食品衛生管理局核准恩博用於:

安全性

2008年5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由於一些和恩博有關的嚴重感染,而對該藥物發出了黑框警告。一些報告指出,患者在使用恩博後引發嚴重的感染、敗血症、甚至死亡,當中也包括了潛伏性結核乙型肝炎再活化而造成的感染。此外,也有在使用恩博後造成糞小桿線蟲過度感染的案例。

作用機轉

此藥物可減少腫瘤壞死因子(TNF)的作用,因此為一種TNF抑制劑,作為可以結合TNF並使之失去生理作用的游離受體。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是一種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這兩種白血球分泌的細胞激素。可藉由吸引更多白血球到發炎處來媒介免疫反應,並藉由其他分子機制啟動和放大發炎反應,抑制此過程對於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相當重要。 TNF的受體則有兩種:一種附著在白血球細胞表面,與TNF結合後會引發白血球的反應,釋放其他細胞激素;另一種則是「可溶」的受體,在組織液中與TNF結合後會使之失去效用,稱為游離受體。此外,TNF受體分布在幾乎所有有核細胞的表面(紅血球因為沒有核,所以也沒有TNF受體)。而恩博便是模擬游離受體的抑制性作用,但與天然的游離受體不同的是,恩博不是一個單純的TNF受體,而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融合蛋白,因此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大幅增加,能有更顯著且持久的生物效果。

結構

恩博是由兩種天然的人體蛋白質結合而成的合成蛋白,當中包括了75 kD的可溶性TNF受體和人類免疫球蛋白IgG1Fc區段。上述兩種分子經由基因工程結合而形成一個雙體融合蛋白。恩博是個複雜的分子,結構中包含6個N-多醣基、至多14個O-多醣基和29個雙硫架橋。

相似藥物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Новое сообщени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