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ы используем файлы cookie.
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遇溺
Подписчиков: 0, рейтинг: 0
遇溺 | |
---|---|
类型 | 損害, 窒息, 危害[*] |
肇因 | 呼吸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急救措施 |
ICD-11 | NF08.1 |
ICD-10 | T75.1 |
ICD-9-CM | 994.1 |
DiseasesDB | 3957 |
MedlinePlus | 000046 |
eMedicine | emerg/744 |
MeSH | C23.550.260.393 |
溺水,通常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液体進入肺部而導致缺氧,繼而窒息,此類名為濕性溺水,另外有乾性溺水、二次溺水。常見於游泳、船隻沉沒、海嘯、潛水、意外及自溺。在很多國家都是12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死因,例如在美國便是僅次於車禍。小童多是從泳池或浴缸中溺死。
遇溺者多是男性及青少年。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全世界每年有超過30萬人遇溺死亡,而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估计有23.6万人死于溺水,使溺水成为全球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同年,溺水造成的死亡占全球总死亡率的近8%。溺水是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的死亡的7%。
乾性溺水
游泳者嗆水後24小時至48小時,由於受到強烈的驚嚇刺激,引起反射性的喉頭痙攣,呼吸道梗阻,可能造成窒息死亡。這個時候,肺裡面還沒有進水或者進的水很少,這就是所謂的「乾性溺水」。
繼發性溺水
或稱為「二次溺水、次發性溺水、遲發性溺水」,是在溺水的人離開水後才發生的現象,原因為在溺水時有少量水進入肺部,但救起後溺水者並無任何不舒服感,而這些水卻在隨後的數小時甚至 72 小時後導致肺部發炎或腫脹,使體內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發生困難,產生窒息現象。
防止溺水方法
中華民國教育部體育署為了防止國民溺水而整理了救溺五步、防溺十招。
(一) 救溺五步:叫叫伸拋划、救溺先自保
- 叫:大聲呼救
- 叫:呼叫119、118、110、112
- 伸:利用延伸物(竹竿、樹枝等)
- 拋:拋送漂浮物(球、繩、瓶等)
- 划:利用大型浮具划過去(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
(二) 防溺十招:
- 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 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 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 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 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 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 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 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 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 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溺水死亡名人
参见:Category:溺死者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 Drowning prevention information from Seattle Children's Hospital.
- Dr Suzanne Shepherd, Drown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eMedicine
- Information on search and recovery of drowning victims
- Canadian Red Cross: Drowning Research: Drownings in Canada, 10 Years of Research Module 2 - Ice & Cold Water Immersion, 2006
- Transport Canada Survival in Cold Wat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3
- Canadian Lifesaving Society Canadian National Drowning Report (1991-2000)
- 全球溺水報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世界衛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