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ы используем файлы cookie.
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表皮樣囊腫

Подписчиков: 0, рейтинг: 0
表皮樣囊腫
Epidermal Cyst ear.JPG
耳朵上的表皮樣囊腫
类型 囊腫, 遺傳性疾病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 皮肤病学
ICD-11 EK70.0
ICD-10 L72.0
ICD-9-CM 706.2
OMIM 131600
DiseasesDB 29388
eMedicine derm/860
MeSH D004814

表皮樣囊腫(英語:epidermoid cyst)是一種通常在皮膚上發現的良性囊腫。表皮樣囊腫主要源於表皮上的外胚層組織。在組織學的角度上,它是鱗狀上皮細胞所組成的。通常此类囊肿容易与毛髮囊腫相混淆;两者以往均被误归类为“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且此称呼现今仍被某些医师沿用。

成因

表皮樣囊腫通常由于表皮细胞進入真皮层,如外傷或手術造成。它們也可以通過相鄰的一個阻塞毛孔引起人體穿孔。它們也被視為在加德納氏綜合徵在頭部和頸部的症狀。它們可以通過細菌感染,並形成疙瘩狀。

形式

該表皮樣囊腫可能完全無症狀,或觸摸時可能會产生疼痛。它可以釋放膿液。它是女性的陰唇上很常見的。與毛囊囊腫相比之下,表皮樣囊腫通常在於人體以相對較少的毛髮的部位生長。

表皮樣囊腫有時會與三叉神經痛一同出現。

縱使他們並非惡性,但亦有因表皮樣囊腫而引發惡性腫瘤的罕見病例。

診斷

一個被切除的表皮樣囊腫
在病理切片上顯示的上皮細胞及成層角質蛋白(左旁)

表皮樣囊腫通常是由患者自己發現的,當因他們發現在皮膚上有腫脹而主動求醫作診斷。醫生會在切除相關組織後由病理學醫生通過顯微鏡作詳細檢查,包括表皮細胞的成層角質上是否有鈣化的跡象。它們同時亦能在磁力共振影像檢查或液體衰減反轉恢復檢查中發現。 在檢查的過程中,有部分的表皮樣囊腫被誤診為皮脂腺囊腫,主要原因是兩者同樣是在皮下發現的細小且無痛腫塊。

治療

表皮樣囊腫可通過切除手術被除去。手術切除是治療的最常用方法,至於切除的程度則由瘤囊與周圍的重要組織結構的粘附性而決定的。

過氧化氫凝膠 (H2O2) 是從前推薦治療藥物的其中一種,尤其是當囊腫位於身體穿環耳環)上或附近。然而,凝膠因不能充分滲透囊腫而導致效用不顯著,加上它可能會破壞癒傷組織。當過氧化氫凝膠在耳環附近的囊腫使用時,過氧化物可能會因意外而進入耳道而導致耳聾,因此亦被評定為高風險治療。

在身體穿環附近的囊腫,患者可用熱鹽水浸泡患處,配合抗菌藥及爽身粉一同使用,以幫助清除囊腫,減少細菌繁殖。這個方法可在醫生給予進一步診治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有身體穿環的患者可以有機會將肥厚性疤痕誤當成囊腫。臉頰穿環比起其他地方的穿孔更容易導致囊腫,這主要是由附近的唾腺所造成的。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Новое сообщени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