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慢性疲勞症候群
長期疲勞(倦)症候群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 |
---|---|
同义词 | 長期疲勞、慢性疲勞、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ME), post-viral fatigue syndrome (PVFS), chronic fatigue immune dysfunction syndrome (CFIDS), 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 (SEID) |
症状 | 長期疲勞、worsening of symptoms with activity |
肇因 | 未知 |
診斷方法 | 根據症狀而定 |
治療 | 认知行为疗法、逐漸增加活動參與與活動量 (gradual increase in activity) |
盛行率 | 每 100,000 個成人約有 7–3,000人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神經內科、风湿病学、精神病学 |
ICD-9-CM | 780.71、780.79 |
DiseasesDB | 1645 |
MedlinePlus | 001244 |
eMedicine | 235980 |
Patient UK | 長期疲勞(倦)症候群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 |
---|---|
症状 | 肌肉疼痛, 關節疼痛, 頭痛, 脑雾, 發冷, 夜間盜汗[*], chronic widespread pain[*], post-exertional malaise[*], 淋巴結, 咽喉痛, elevat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elevated interleukin-2[*], elevated interleukin-4[*], elevat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
类型 | 症候群, 原发性免疫缺陷[*], disease of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
肇因 | 未知數[*], 人类疱疹病毒6[*], 人类疱疹病毒7[*], 玻那病毒科[*] |
診斷方法 | 体格检查 |
治療 | rintatolimod[*], 吡斯的明[*]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神經學、風濕病學 |
ICD-9-CM | 780.71、780.79 |
DiseasesDB | 1645 |
MedlinePlus | 001244 |
eMedicine | 235980 |
Patient UK | 慢性疲勞症候群 |
慢性疲勞症候群(英語: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縮寫:CFS)又稱肌痛性腦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縮寫:ME),現合稱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為一種身體出現慢性的持續性疲勞徵狀的病症而無法恢復,診斷的定義是發生期間達連續6個月以上,且排除已知的疲勞原因後的不明原因的疲勞感覺或身體不適。
目前這類疾病病因仍不明,危險因子也瞭解不多,在過去曾認為是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但是科學證據力仍不足以支持這樣的論點。絕大部分的患者都與工作緊張與壓力過大,以及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等有關;若長期任由身心疲累,沒有好好調養,可能會引發一些危險因子,從輕微的「疲勞」演變成嚴重的「過勞」。
在2015年,醫學研究院(已更名美国国家医学院)提出了重新定義這類疾病的診斷標準,並重新命名為“全身性劳累不耐症”(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SEID),但未被廣泛採納。
病徵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徵很多元化,計有:
- 肌肉及關節疼痛
- 認知困難
- 在精神上及體力上的慢性且嚴重的無力感和耗盡感
- 其他諸如:發燒、出疹等較少見的病徵
雖然疲勞是一種在很多疾病都會出現的病徵,但CFS的各種病徵是多系統的,而且往往很少因為一種病症所引起而同時發生,所以是有辦法分辨出來的。
病因
在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初期,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曾經被認為是一種可以引起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毒,但後來證實了該病並非由單一因素引起。目前醫界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統問題、神經系統問題、精神疾病等多重因子造成。過去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對環境及其它風險因素的關係仍未能達到一致的看法。
診斷
慢性疲勞症候群在目前為止仍無任何化驗可作為診斷。在傳統中醫學把有關病徵歸類為「虛勞」;而在西醫學,它的診斷是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之定義,患者須全部符合下列2項:
- 超過6個月以上,持續或反覆出現無法解釋的嚴重疲勞,而且疲勞並非因過度勞動所致。病況無法透過休息得到改善,並導致活動水平明顯下降。
- 下列4項或以上之情況(必須在有疲勞症狀的期間同時發生)
- 記憶力或注意力缺損
- 勞動後,極度疲憊
- 睡眠仍無法改善疲勞
- 肌肉酸痛
- 非發炎性之多發關節痛
- 與以往不同型態或嚴重度之頭痛
- 重複發生的喉嚨痛
-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
治療
目前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也無有用之檢測指標,但中西醫學上,仍有許多推斷認為這些療法可能具有療效或改善病徵之效益;在西醫學上,有透過補充血清素來改善病徵;而在中醫學,有採用複方起陽籽來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從而改善患者的體質;又或與一般情緒病一般,透過服用甘麥大棗湯來調理五臟六腑間的問題。另外,針灸與氣功療法也被認為可能具有療效或改善病徵的功用。
注释
外部連結
- 書評:危險!慢性疲勞. 博客來. [2008-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1) (中文(繁體)).
- Solve ME/CFS Initiative (SMC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ouTube上的Dr Anthony Komaroff on ME/CFS Treatment and Re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