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ы используем файлы cookie.
Продолжая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айт, вы даете свое согласие на работу с этими файлами.

卡斯爾曼氏病

Подписчиков: 0, рейтинг: 0
卡斯爾曼氏病
同义词 巨淋巴結增生(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類淋巴性錯構瘤(lymphoid hamartoma)、血管濾泡性淋巴結增生(angiofollicular lymph node hyperplasia)、血管瘤性類淋巴缺陷瘤(angiomatous lymphoid hamartoma)
Castleman disease - high mag.jpg
卡斯爾曼氏病患者的淋巴病理切片,圖中可以看到萎縮的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及增厚的被套區(mantle zone)。圖中貫穿生發中心且細胞較少的粉紅透明構造為硬化的血管,此病理特徵稱為「棒棒糖徵象」("lollipop" sign),H&E染色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 免疫學、​血管學
ICD-10 D47.Z2
DiseasesDB 2165
Orphanet 160、​160

卡斯爾曼氏病(Castleman disease)是一類罕見的淋巴增生性疾患,疾病特徵主要為淋巴結腫大

卡斯爾曼氏病目前已知至少有三種亞型:局灶性卡斯爾曼氏病(Un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UCD)、人類疱疹病毒第8型關聯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HHV-8-associated MCD),以及特發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iMCD)。診斷上必須檢視病變淋巴結的位置及數量,以及確認是否有遭到HHV-8感染。由於各亞型的症狀、機轉、治療,及預後都不同,因此分型的工作相當重要。在美國,每年新發個案數約為6,500至7,700例左右。

1956年,班傑明‧卡斯爾曼首次描述了此疾病,而此病也因此以他為名。卡斯爾曼氏病合作網路( The Castleman Disease Collaborative Network)是目前該疾病規模最大的相關團體,致力推動該疾病的研究、推廣,以及提供病友支持。

分類

卡斯爾曼氏病目前已知至少有三種亞型:局灶性卡斯爾曼氏病(Un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UCD)、人類疱疹病毒第8型關聯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HHV-8-associated MCD),以及特發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iMCD)。

淋巴結腫大的位置及數量對於卡斯爾曼氏病的分型相當重要。在局灶性卡斯爾曼氏病(UCD)的患者身上,通常僅有一個區域的單顆或數顆淋巴結遭到進犯。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MCD)則顧名思義,即淋巴結腫大的位置散佈於多個區域。在感染症中,目前已知會併發卡斯爾曼氏病的病原體僅有人類疱疹病毒第8型(HHV-8)一種。

局灶性卡斯爾曼氏病

局灶性卡斯爾曼氏病(UCD)的患者僅有單一區域的淋巴結受到進犯。此亞型為最常見的亞型,成因目前尚未闡明。UCD相對另外兩種亞型來說,症狀較為輕微,且通常不會伴隨器官衰竭的情形。治療可透過手術移除病變淋巴結進行,但若患者不適合開刀,則治療比照特發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

特發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

特發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iMCD)的患者會有多個區域的淋巴結遭到進犯,且沒有已知病因。該亞型較UCD少見,且症狀較為嚴重。診斷上必須有檢驗報告異常。症狀包含全身性發炎反應及器官衰竭。此類型手術通常無法治癒,需透過藥物治療,治療藥物包含抗病毒藥物、胞毒性化學療法,以及生物製劑等等。

由於iMCD的症狀相對不具特異性,且病因迄今未明,在診斷上相當困難。

人類疱疹病毒第8型關聯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

人類疱疹病毒第8型關聯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HHV-8-associated MCD)是因為HHV-8感染造成的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與iMCD一樣也會進犯多處淋巴結,較常發生於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身上。該亞型在臨床症狀和治療上較類似iMCD,通常無法透過手術治癒,需透過藥物治療。

相關症候群

TAFRO症候群

偶發於某些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的患者,症狀包含血小板低下、全身性水腫、發燒、網狀纖維化,以及器官腫大。此類患者對於免疫抑制劑及固醇類藥物反應良好。

病理學

卡斯爾曼氏病的診斷需透過病變淋巴結的切片進行,根據組織病理學特徵,可以區分為下列幾個變型(varient):

  • 透明血管型(Hyaline vascular):生發中心萎縮、濾泡樹突細胞增生或形態異常、濾泡間區域血管增生、血管硬化。淋巴被套區增厚,出現「洋蔥狀」(“onion-skin”)徵象。
  • 漿細胞型(Plasmacytic):濾泡數量增加及生發中心增生,且片狀(sheet-like)漿細胞數量增加。
  • 高血管型(Hypervascular):與透明血管型類似,但此變型主要用於描述iMCD患者的變化。最主要的差異是此亞型的淋巴竇通常維持通暢,而透明血管型的淋巴竇基本上付之闕如。
  • 混合型(Mixed):合併有以上三種病理特徵。

在UCD中,大多數患者會以透明血管型表現,僅約一成的患者會以漿細胞型或混和型表現。iMCD則主要以漿細胞型為主,但高血管型、透明血管型及混合型也有機會表現。HHV-8相關卡斯爾曼氏病的病例皆會出現血漿芽細胞性特徵(plasmablastic features),特徵上與漿細胞型類似,但鏡檢下能找到血漿芽細胞存在。潛伏期相關核蛋白-1(Latency-associated nuclear antigen,LANA-1)是一種HHV-8特有的標記,LANA-1的特殊染色僅會在HHV-8相關卡斯爾曼氏病患者身上顯示陽性。

由於病理上不同變型之間,無法區分病情嚴重度及預測治療效果,因此目前尚無法藉由組織學特徵進行疾病分型。

鑑別診斷

除了卡斯爾曼氏病之外,也有一些疾病也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的情形,且組織學上也會呈現類似特徵,因此必須對以下疾病進行鑑別診斷:

歷史

1956年7月,美國病理學家班傑明‧卡斯爾曼(Benjamin Castleman)首次描述了局灶性卡斯爾曼氏病的病例。到了1984年,開始有一些病例報告描述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以及其與卡波西氏肉瘤之間的關聯。到了1995年,學者在HIV感染的患者中,發現了HHV-8與卡斯爾曼氏病之間的關聯性。正式的診斷標準則直到2016年才建立,隔年學界首次對iMCD提出國際診斷標準的共識。2018年,針對iMCD的治療指引首次發表。

後人於2018年起,將卡斯爾曼發表首篇病例報告的7月23日,訂定為世界卡斯爾曼氏病日(World Castleman Disease Day)。

文化

2012年,卡斯爾曼氏病合作網路正式建立,為世界上最大的卡斯爾曼病專題組織,旨在促進該疾病的研究、推廣,及病友支持。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Новое сообщени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