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桢(1919年9月15日—2019年12月15日),江苏武进人,生物工程学家、生物力学家,生物力学的创始人,生物医学工程的奠基人。被称为“生物工程之父”。
生平
1934年毕业于北京四中。1937年毕业于苏州中学高中部,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同时攻读研究生,194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即赴美加州理工学院留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先后任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加州大學華裔學者協會理事會創會理事兼顾问团主席。
他在生物力学、航空工程、连续介质力学等领域有重要成就。曾出任世界生物力学组织主席、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席等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七屆(工程科學組)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美国“百年大奖”、美国国家工程院“奠基者奖”等多个奖项。在中国获南京大学世纪校友学术成就金质奖章。2000年获美国科学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位生物工程学家。2002年,获国立中央大学名誉工学博士。 2003年,获国立成功大学名誉博士。2007年,获拉斯奖。
小行星210434以他的名字命名。
注释
外部链接
|
|
行为与社会科学
|
|
196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生物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化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工程科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科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物理科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
|
民国五十七年(1968年)當選 |
|
数理科学组 2人 |
|
|
生命科学组 3人 |
|
|
人文及社会科学组 3人 |
|
|
工程科学组 1人 |
|
|
|
|
|
|
1994年 |
|
|
1996年 |
|
|
1998年 |
|
|
2000年 |
|
|
2002年 |
|
|
2004年 |
|
|
2006年 |
|
|
2007年 |
|
|
2009年 |
|
|
2011年 |
|
|
2013年 |
|
|
2015年 |
|
|
2017年 |
|
|
2019年 |
|
|
2021年 |
|
|
注:杨振宁、姚期智、蒲慕明因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依《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